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有持续性中高热、刺激性干咳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清学发病两周后渐现阳性且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核酸检测可早期检测病原体核酸,血常规白细胞等多正常或稍异,影像学可见多种肺部浸润影,需结合相关情况与其他肺炎相鉴别。
一、临床表现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发热多为持续性中高热,体温可达39℃左右,持续时间可较长;咳嗽为突出表现,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痰,婴幼儿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还可能有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检查: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是常用方法,一般发病2周后逐渐出现阳性,若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之一;
2.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支原体核酸,能早期检测到病原体核酸,有助于早期诊断,尤其适用于病程早期样本;
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或稍有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多种形态的肺部浸润影,常见有支气管肺炎样改变,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及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间质性肺炎改变,呈现网状、条索状阴影;也可出现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等,且影像学改变与患儿临床表现有时可不完全平行,即临床表现可能相对较轻,但影像学表现可能较明显。
四、综合鉴别诊断
需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等其他类型肺炎相鉴别,结合患儿年龄特点、流行病学接触史(如当地是否有支原体肺炎流行等)综合判断,例如病毒性肺炎多有流行趋势,病原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而细菌性肺炎可能有不同的血常规表现及病原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