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膜炎有局部疼痛(性质多样运动或按压加重不同人群表现异)、肿胀(炎症致液体渗出积聚程度可轻可重反复肿胀长期重体力或剧烈运动者易发生恢复慢)、活动受限(屈伸不灵活范围减小不同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影响各异)。
一、局部疼痛
膝盖骨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疼痛程度会因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在运动(如行走、跑步、上下楼梯等)时疼痛会加重,按压膝盖相应部位时也可诱发或加重疼痛。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若因长时间玩耍、过度运动等诱因引发膝盖骨膜炎,疼痛可能在玩耍后明显加剧;成年女性若因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长期行走,也可能增加膝盖骨膜炎疼痛发作风险;老年人本身关节退变基础上患膝盖骨膜炎,疼痛可能更持续且在活动后加重。
二、肿胀
膝盖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积聚。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时外观可能仅稍有膨隆,重度肿胀时膝盖明显增粗,皮肤可能伴有轻度泛红现象。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肿胀情况,这与炎症的反复刺激及组织修复不完全有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由于膝盖承受压力大,肿胀可能相对更易发生且恢复较慢。
三、活动受限
患者屈伸膝盖时会感觉不灵活,活动范围较正常时减小。例如正常情况下能完全伸直或弯曲到一定角度,患膝盖骨膜炎后可能无法达到正常的活动幅度。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关节灵活性较差,患膝盖骨膜炎后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特殊人群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膝盖骨膜炎导致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日常的奔跑、跳跃等活动;老年人关节活动度本就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患膝盖骨膜炎后活动受限会进一步影响其行走、上下台阶等日常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