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感冒非药物干预需充分休息、保证水分摄入及保持空气流通,药物干预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乙酰氨基酚可短期缓解症状,避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细菌感染用合适抗生素,高龄孕妇需密切监测病情,有基础疾病孕妇要遵医嘱处理并监测基础疾病指标。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充分休息:孕期感冒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充足的休息能让孕妇体力得以恢复,利于免疫系统对抗病毒,一般建议保证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睡眠时间,可适当增加午休时间。
2.保证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维持身体新陈代谢,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温开水,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3.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室内病毒浓度,可选择在上午和下午各通风一次。
二、药物干预原则
孕期用药需谨慎权衡利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乙酰氨基酚是孕期经评估后可短期使用来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药物;需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类药物,因其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若感冒合并细菌感染,医生会依据具体病情谨慎选用合适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孕期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用药。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冒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应更密切监测体温、症状变化,一旦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因为高龄孕妇发生胎儿异常等风险相对增加,所以需要更谨慎对待感冒情况。
2.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感冒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需严格遵医嘱处理感冒,定期监测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如糖尿病孕妇要监测血糖变化,心脏病孕妇要关注心率、呼吸等情况,确保基础疾病稳定的同时有效应对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