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有社交互动障碍不同年龄段有相应表现、多数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包括说话晚理解等问题、常见重复刻板行为如重复性动作固定模式、往往有兴趣狭窄专注特定物品活动等。
一、社交互动障碍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显著问题。通常表现为对他人的呼唤缺乏应答,即使被呼唤时也很少有目光接触,难以融入同龄儿童的群体活动,比如在集体游戏中不能主动参与或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缺乏分享情感、兴趣和想法的能力,不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难以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这种障碍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表现,婴幼儿期可能对亲人的亲近缺乏回应,幼儿期难以与同伴进行合作性游戏等。
二、语言发育迟缓
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现象。部分儿童说话明显晚于正常儿童,甚至到2-3岁还不会说话;语言理解能力也存在问题,不能正确理解简单的指令、对话等;语言形式及内容异常,可能出现重复言语、模仿言语,语言内容单调刻板,比如反复说同一短语或句子,不能根据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交流,词汇量匮乏,难以表达复杂的想法和需求。
三、重复刻板行为
重复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儿童常见的特征之一。他们可能会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不停地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这些动作往往是无目的且持续进行的;还可能有固定的行为模式,比如坚持走相同的路线、摆放物品必须按照固定顺序等,对常规的生活变化难以适应,一旦生活中的常规被打破就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
四、兴趣狭窄
孤独症儿童往往有狭窄的兴趣范围。他们可能极度专注于某一种特定的物品,如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像旋转的物品)感兴趣,长时间沉迷其中;对某些特定的活动也表现出过度的专注,而对大多数儿童感兴趣的活动缺乏兴趣。例如,只关注某个物品的某个特定部分,反复观察、触摸等,对周围丰富多样的环境和活动缺乏探索欲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