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中真菌感染需观察孕期女性阴道分泌物等临床症状,通过真菌涂片镜检初步判断、真菌培养明确种类及药敏,常见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可增流产风险,炎症反应致子宫微环境改变影响妊娠,孕期怀疑应及时规范就医勿滥用药物并保持外阴清洁卫生。
一、流产中真菌感染的排查途径
(一)临床症状观察
孕期女性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如呈豆腐渣样等)、外阴瘙痒等症状时,需警惕真菌感染可能,这些症状可能与流产相关真菌感染存在关联,需进一步排查。
(二)实验室检查方法
1.真菌涂片镜检:取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经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菌丝或孢子,提示可能存在真菌感染。该检查可快速初步判断是否有真菌存在,但不能确定菌种。
2.真菌培养:将阴道分泌物等标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进行培养,能明确真菌的种类,如常见的假丝酵母菌属等,通过培养还可了解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二、常见流产相关真菌感染类型及特点
(一)假丝酵母菌属感染
假丝酵母菌属中的白色假丝酵母菌较为常见,其感染常表现为阴道局部炎症反应,孕期女性感染后可能因炎症刺激等因素增加流产风险,其在阴道内的异常增殖可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进而影响妊娠状态。
三、真菌感染对流产的影响机制
真菌感染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影响子宫微环境,导致子宫收缩异常等情况,进而增加流产的发生风险。例如,炎症介质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干扰正常妊娠的维持过程。
四、特殊人群(孕期女性)注意事项
孕期女性若怀疑有流产相关真菌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排查,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因为不当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孕期情况、症状出现时间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并制定合理的排查及处理方案,同时要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裤,以降低真菌感染的进一步加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