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需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多维度综合评估诊断,急性期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长期按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选用控制药物,日常要控制室内环境、管理生活方式并监测病情,还需关注低龄儿童用药安全及患儿心理给予支持。
一、诊断评估
通过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包括喘息、咳嗽等症状的发作频率、诱发因素(如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等)、家族过敏史等。结合体格检查,观察患儿呼吸状况等。必要时进行肺功能检测,如儿童可采用呼气峰流速仪等辅助检查,不同年龄段小儿哮喘表现有差异,婴幼儿哮喘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多维度综合评估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管理
(一)急性期缓解症状
可使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喘息等急性症状,选择适合小儿的剂型,如吸入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等,需依据患儿病情紧急程度合理选用。
(二)长期控制治疗
根据患儿哮喘病情严重程度,选用长期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遵循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小儿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药物及剂型,以维持气道炎症控制,减少哮喘发作。
三、日常护理
(一)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定期清扫灰尘,使用防螨床品等,避免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接触,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二)生活方式管理
鼓励小儿进行适当运动,但需避免接触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保证小儿营养均衡,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维持正常身体状态。
(三)病情监测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如喘息、咳嗽频率等,定期带患儿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提示
小儿哮喘需特别关注低龄儿童用药安全性,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同时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哮喘可能影响小儿生活质量,易导致心理压力,家长应多与患儿沟通,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营造利于患儿康复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