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荨麻疹可通过避免接触诱因、冷敷缓解不适、用温水轻柔清洗保持皮肤清洁进行非药物干预,若未有效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组胺药物,特殊人群需注意操作轻柔、有过敏史者提前预防、小龄儿童非药物干预为首选且用药严格遵儿科规范确保安全。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1避免接触诱因儿童荨麻疹常由食物(如鱼虾、坚果等)、接触物(如花粉、化纤织物等)、感染等因素诱发,需仔细观察并记录可能的诱因,让儿童远离可疑诱因,如怀疑食物过敏,应避免再次食用相关食物,若为接触物过敏,要避免接触相应物质,以减少荨麻疹发作。
1.2冷敷缓解不适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蘸取适量凉水,轻敷在荨麻疹患处,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通过低温刺激收缩局部血管,减轻组胺释放引起的血管扩张和水肿,从而缓解瘙痒等不适症状,但要注意冷敷时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儿童皮肤。
1.3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儿童皮肤,水温控制在37℃-40℃为宜,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用柔软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因皮肤不洁引起的继发感染风险,同时也利于减轻荨麻疹带来的不适。
二、药物干预选择若非药物干预后荨麻疹仍未有效缓解,可考虑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科用药要严格遵循药物适应证和儿童年龄等因素,优先选择经过临床验证安全有效的抗组胺药物,且要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如嗜睡等,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反应。
三、特殊人群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格外轻柔,避免过度摩擦皮肤加重荨麻疹症状;有过敏病史的儿童,家长更应密切关注其接触环境和饮食,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非药物干预应作为首选,尽量避免过早使用药物,若必须用药,要严格按照儿科用药规范选择合适药物及确定使用方案,确保儿童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