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早期有反复发热(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致免疫受损易感染引发)、有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因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正常造血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等)、有皮肤瘀点等出血倾向(因白血病细胞增多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及功能异常等凝血功能障碍引发)、有长骨关节等骨痛(因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或骨髓腔刺激周围组织)、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因白血病细胞在肝脾淋巴结等部位浸润增殖)等情况。
一、发热
儿童白血病早期常出现发热症状,多为反复发热,可为低热(体温37.5~38℃)或高热(体温≥39℃)。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机体,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易引发感染,从而引起发热,如《儿童白血病诊疗规范》中指出约50%以上的儿童白血病初期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二、贫血相关表现
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贫血表现。这是因为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致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影响氧气运输,进而出现上述贫血相关症状,研究显示约60%的儿童白血病患儿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
三、出血倾向
早期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多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及功能异常,同时凝血因子合成受影响,使得凝血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发出血症状,临床观察发现约30%的儿童白血病患儿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
四、骨痛
部分患儿会出现骨痛,尤其长骨、关节疼痛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或骨髓腔,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多见于下肢长骨部位,如胫骨、股骨等,相关研究表明约25%的儿童白血病患儿早期以骨痛为首发症状之一。
五、肝脾淋巴结肿大
体检时可发现肝脾肿大,表现为腹部触及肿大的肝脾,同时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可出现无痛性肿大。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在肝、脾、淋巴结等部位浸润增殖所致,临床统计显示约40%的儿童白血病患儿早期存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