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管理需保持正确坐姿站姿,运动锻炼有小飞燕动作(俯卧位抬体)、五点支撑法(仰卧位抬骨盆),物理治疗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生活方式要选软硬适中床垫、控制体重,孕妇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可遵医嘱温和运动,老年人运动要轻柔选散步太极拳等温和方式。
一、姿势管理
保持正确坐姿与站姿至关重要。坐下时应使腰部靠紧椅背,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水平,避免瘫坐;站立时应收腹挺胸,双肩后展,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或弯腰搬重物,以减少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二、运动锻炼
1.小飞燕动作:患者俯卧位,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仅腹部着床,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该动作可增强腰背肌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
2.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0秒左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为一组,每天早晚各做1组。此动作能锻炼腰背肌,减轻腰椎间盘压力。
三、物理治疗
1.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一般水温可控制在40-50℃左右,每天可进行2-3次。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床垫选择: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维持脊柱生理曲线,避免床垫过软或过硬导致腰椎受力不均。
2.体重控制:超重或肥胖患者应合理控制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减轻腰椎负担,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风险及症状加重的可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由于身体特殊状况,进行自我疗法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缓慢的散步等,以防止对胎儿及自身腰椎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骨质疏松风险高,运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如过度弯腰、大幅度扭转腰部等动作,以防造成骨折等损伤,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