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侵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细胞的急性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有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型等临床表现,可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诊断,接种疫苗是预防关键,儿童为高发人群,家长需重视接种及个人卫生,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一、定义
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多发生于儿童群体。
二、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肠道局部及咽淋巴组织中增殖,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进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受损。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型:占感染总数的90%-95%,无任何临床症状,仅能通过血清学检查发现存在特异性抗体。
2.顿挫型:约占4%-8%,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或便秘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1-3天即可恢复。
3.无瘫痪型:在顿挫型基础上,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持续2-7天可恢复。
4.瘫痪型:此型约占1%-2%,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常见于下肢,其次为上肢,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等,导致呼吸麻痹等严重后果。
四、诊断方法
1.病毒分离:发病初期可从患者鼻咽分泌物、血液、粪便中分离出病毒,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2.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若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可协助诊断。
五、预防措施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关键手段。目前有口服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通过主动免疫能有效降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风险,保护儿童健康。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为小儿麻痹症的高发人群,家长需重视疫苗接种工作,按免疫程序按时带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若儿童出现发热、疑似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