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因长期固定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不同年龄人群恢复有别;创伤性关节炎是关节面未恢复平整长期磨损所致,特定生活方式及性别人群易患;肌肉萎缩是肢体活动减少致废用性萎缩,不同人群恢复难易不同;粉碎性骨折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长期卧床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及肥胖者风险大需关注异常表现。
一、关节僵硬
小腿粉碎性骨折后长期固定会使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研究表明,约30%-5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关节僵硬。年龄较大者因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恢复更慢;儿童虽肌肉再生能力较强,但长期固定也可能引发关节活动受限问题,主要与长期制动致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相关,表现为关节屈伸等活动范围减小。
二、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后若关节面未恢复平整,长期磨损可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重。生活方式中频繁活动关节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者)更易发病;女性因激素等因素影响,在骨折恢复后相对更易受创伤性关节炎困扰,主要是由于关节面不平整致软骨长期异常磨损所致。
三、肌肉萎缩
骨折后肢体活动减少会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其程度与骨折固定时间、康复训练开始时间密切相关。儿童肌肉再生能力虽强,但长期固定仍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老年人肌肉萎缩恢复相对困难,主要是因为活动减少使肌肉得不到有效刺激,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
四、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粉碎性骨折因骨折端血运破坏严重,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情况。病史中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骨折部位血供及愈合相关的代谢过程,导致骨折端难以形成有效骨痂连接,延长愈合时间甚至无法正常愈合。
五、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等因素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常见于老年患者、肥胖者。血栓脱落可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老年患者因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肥胖者因血流阻力增加,均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需密切关注下肢肿胀、疼痛等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