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表现为排便频次较正常显著增多,大便可呈稀水样(肠道受病毒等感染致分泌紊乱)、蛋花汤样(轮状病毒等感染致肠道消化吸收受影响)、黏液样(肠道炎症反应致黏膜分泌增多黏液混入),常伴呕吐(胃肠道受致病因素刺激致蠕动紊乱),部分有发热(肠道受病原体侵袭致免疫系统激活引发炎症反应),还有脱水表现,轻度尿量减少、口唇稍干,中度眼窝凹陷恢复慢、皮肤弹性差,重度精神萎靡、无尿等需及时就医。
一、排便频次异常
1.正常情况下婴儿排便次数有一定规律,而腹泻时排便次数显著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与正常排便频次差异明显,婴幼儿因肠道功能相对稚嫩,腹泻时排便频率变化更突出。
二、大便性状改变
1.稀水便:粪便呈稀水样,水分含量高,常见于肠道受到病毒等感染时,肠道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水分大量渗出。
2.蛋花汤样便:外观似蛋花,多由轮状病毒等感染引起,是病毒侵袭肠道上皮细胞,影响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所导致的典型大便性状改变。
3.黏液便:粪便中可见黏液,可能是肠道炎症反应的表现,肠道黏膜受刺激后分泌增多黏液混入粪便中。
三、伴随呕吐症状
1.宝宝腹泻时常伴有呕吐,这是因为胃肠道受到致病因素影响,如感染源刺激胃肠道神经,引起胃肠蠕动紊乱,导致恶心呕吐症状出现,尤其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较为常见。
四、发热表现
1.部分感染性腹泻的宝宝会出现发热症状,当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时,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升高,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五、脱水表现
1.轻度脱水:宝宝可出现尿量减少,这是因为机体为减少水分丢失,肾脏重吸收功能增强,同时口唇稍干,提示体内水分相对不足。
2.中度脱水:眼窝凹陷较为明显,用手指轻压宝宝眼窝部位,凹陷恢复缓慢,皮肤弹性变差,用手捏起宝宝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松手后皮肤回缩较慢。
3.重度脱水:精神萎靡,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还可能出现无尿情况,这是由于机体严重缺水,肾脏几乎停止排尿功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