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时可通过物理降温(适当减衣物被褥、温水擦拭)、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密切观察(监测体温、观察一般状况)、调整环境(保持适宜温湿度)来护理,若体温持续上升或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物理降温
1.适当减少衣物被褥:宝宝发烧38℃时,可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以利于散热,这是因为过多的衣物被褥会阻碍身体散热,影响体温下降。对于月龄较小的宝宝,要注意避免包裹过紧,保持皮肤能够较好地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2.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丰富,通过温水擦拭可以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宝宝着凉。对于新生儿,要特别注意操作的温和性,避免刺激到宝宝的皮肤。
二、补充水分
1.多喝温开水:让宝宝多喝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发热会使宝宝身体丢失较多水分,多喝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家长可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调整饮水量,一般小婴儿可以少量多次喂水。
三、密切观察
1.监测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宝宝的体温,密切关注体温的变化情况。可以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宝宝的腋下体温等。如果体温持续上升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精神萎靡、抽搐等,需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发热时更要密切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因为这类宝宝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2.观察一般状况:同时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一般状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无明显减退,呼吸平稳,可先在家中进行上述护理;若宝宝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出现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四、环境调整
1.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宝宝身体的舒适,促进体温的调节。如果室内温度过高,会不利于宝宝散热,加重发热症状;湿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宝宝呼吸道黏膜干燥,影响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