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预防尿路感染需增加水分摄入以冲刷尿道、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及时排尿不憋尿,出现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治疗,还应留意自身状况,发现迹象尽快就医,选择温和卫生用品、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以降低发生几率。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增加水分摄入:孕妇每日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建议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通过频繁排尿可有效稀释尿液,降低尿道中细菌浓度,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并有助于缓解轻度感染症状,这是基于充足饮水能冲刷尿道、减少细菌定植的科学原理。
2.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至关重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且要从前向后清洗,避免肛门细菌污染尿道。同时需勤换内裤,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以保证外阴透气,减少局部潮湿环境为细菌滋生创造的条件,因为孕妇局部生理环境特殊,更易受细菌侵袭。
3.养成良好排尿习惯:应及时排尿,避免憋尿。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内,会使细菌有充足时间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可能性,所以孕妇要随时感知尿意并及时排空膀胱。
二、医疗干预要点
当孕妇出现尿路感染相关症状,如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依据孕妇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会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例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具体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因为孕妇用药需充分考量药物对胎儿发育的潜在影响,要确保在治疗感染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胎儿安全。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需格外留意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尿路感染迹象,如排尿不适等症状,要尽快就医,因为孕妇尿路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上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进而影响孕妇自身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卫生用品,避免因卫生用品不当刺激外阴加重局部不适或诱发感染,同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增强自身免疫力,从多方面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