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治疗包括:轻度无明显症状3岁以下儿童可观察等待定期评估;药物治疗中鼻用糖皮质激素用于过敏相关有症状者,抗生素用于合并感染情况但难根治;手术针对严重症状如长期鼻塞、反复打鼾影响睡眠等,采用内镜下切除术,低龄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合并基础疾病要全面评估,且无论何种治疗均需注意让儿童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减少诱发或加重因素。
一、观察等待
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者,因该年龄段腺样体可能随生长发育逐渐萎缩,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需定期评估患儿呼吸、睡眠等情况,若症状无加重可不急于干预。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若腺样体肥大与过敏因素相关,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减轻鼻黏膜炎症、肿胀,但需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并严格遵循用药规范。
2.抗生素:若存在腺样体肥大合并感染情况,如急性腺样体炎,可根据病情考虑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避免滥用。然而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腺样体肥大问题。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临床症状时,如长期持续性鼻塞、反复打鼾且影响睡眠质量、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听力下降(因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引起面容改变(腺样体面容)等,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目前多采用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该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行腺样体手术需谨慎评估,充分权衡手术风险与获益,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确保患儿能耐受手术;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出血等情况,加强术后护理。
2.合并基础疾病儿童:若患儿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治疗前需对基础疾病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前需与相关科室会诊,保障患儿安全。
3.生活方式干预: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应注意让儿童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减少腺样体肥大的诱发因素或加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