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惊厥发作时有意识改变且伴口唇发绀等表现,婴幼儿期表现不典型较大儿童期抽搐更明显,发作后多有嗜睡乏力等表现,婴幼儿发烧易致热性惊厥需监测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热性惊厥病史儿童再次发烧要控温就医并记录发作情况。
一、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1.意识改变: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患儿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双眼可能上翻、凝视或斜视,部分患儿面部肌肉、四肢肌肉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表现为肢体僵硬、抖动等,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多在数分钟内缓解。例如,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不自主抽动,严重时全身抽搐。
2.伴随表现:可能伴有口唇发绀(口唇颜色发紫)、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情况,这是由于肌肉抽搐等导致呼吸不畅及唾液分泌增多等引起。
二、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
1.婴幼儿期:表现相对不典型,可能出现眼球固定、反复眨眼、四肢僵硬等症状,抽搐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需警惕,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体温稍有波动就易引发惊厥。
2.较大儿童期:抽搐表现更明显,多累及一侧或双侧肢体,抽搐幅度较大,可能出现肢体剧烈抖动等情况,但一般持续时间较婴幼儿相对稍长但仍在可控制范围内。
三、发作后的常见表现
发作停止后,患儿可能出现嗜睡、乏力等表现,精神状态较发作前有所变差,但随着时间推移,多数患儿可逐渐恢复至发作前的精神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发烧时更易出现热性惊厥,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当体温超过38℃左右时可能需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降温方法),及时就医评估,因为婴幼儿一旦发生发烧抽风,需警惕病情变化及再次发作风险,且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
2.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儿童:再次发烧时需格外关注,应积极控制体温,避免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可提前准备退热药物(需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有效的退热方式),及时带患儿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预防再次惊厥发作,同时要记录惊厥发作的具体表现、持续时间等信息,便于医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