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消化性溃疡需详细询问腹痛特点等病史,依据症状表现结合胃镜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的休息饮食调整及药物的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等,护理要做好饮食、生活管理及病情观察,低龄儿童治疗中需特重用药安全及家长遵医嘱细致照护。
一、诊断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儿童腹痛的特点,如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是否有呕血、黑便等表现,同时了解近期感染史、用药史(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情况)等。
2.症状表现:儿童消化性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年长儿疼痛具有一定规律性,婴幼儿症状常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
3.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儿童消化性溃疡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溃疡部位、大小等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因儿童消化性溃疡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需明确是否存在该菌感染。
二、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调整饮食,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过冷、过热及刺激性强的食物,规律进餐。
2.药物治疗: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遵循规范的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进行根除治疗,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选择,但需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适用性。
抑制胃酸分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三、护理要点
1.饮食护理:提供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物刺激溃疡部位,同时保证营养摄入均衡。
2.生活管理: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儿童腹痛情况、呕吐物及粪便性状等,若出现剧烈腹痛、大量呕血或黑便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用药安全,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症状,如调整饮食等,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同时家长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密切监测儿童病情变化,给予细致的生活照护,体现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