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后依次经历体温上升期(机体受刺激产热增散热减,小儿畏寒寒战皮肤苍白体温快速上升,需适当增添衣物保暖并密切监测体温)、高热持续期(体温达高峰后维持较高水平,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心率加快,体温过高时优先非药物降温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下降期(通过出汗散热体温渐降,皮肤潮湿,需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并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体温正常后一般情况好转体力恢复,需注意休息、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避免再次感染,低龄儿童需留意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
一、体温上升期
小儿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后,首先进入体温上升期。此阶段机体受病毒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小儿常表现为畏寒、寒战,皮肤苍白,体温呈快速上升趋势。这是因为病毒入侵后,体内的免疫细胞开始与病毒作战,启动体温升高机制来抑制病毒复制,此阶段需注意为小儿适当增添衣物保暖,但不宜过度捂热,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二、高热持续期
当体温达到高峰后进入高热持续期,此时小儿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皮肤潮红、灼热,呼吸频率及心率加快。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机体处于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此阶段要关注小儿精神状态,若体温过高(如≥38.5℃且小儿出现不适),优先采用非药物方式降温,如松散衣物、使用退热贴等,同时保证小儿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因高热导致脱水等情况。
三、体温下降期
随着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逐步发挥作用,进入体温下降期。此阶段小儿可能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体温逐渐下降,皮肤潮湿。需及时为小儿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防止着凉。同时继续补充水分,因为出汗会带走较多体液,要保证小儿摄入足够的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四、恢复期
体温恢复正常后进入恢复期,小儿一般情况逐渐好转,体力开始恢复。但仍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应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帮助小儿尽快恢复体力。此阶段小儿免疫力仍相对较低,要注意避免再次感染,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对于低龄儿童,家长需格外留意其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