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是下肢常见骨折类型,由直接或间接暴力致,直接暴力致骨折多横形或粉碎性易开放,间接暴力致骨折多斜形或螺旋形多闭合,局部有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等表现,严重骨折有全身症状,儿童表现隐匿,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儿童骨折复位要求严需监测愈合兼顾生长,老年人常伴骨质疏松愈合慢需关注基础疾病康复训练循序渐进。
一、定义
胫腓骨骨折是指发生在胫骨(位于小腿内侧的长骨)和腓骨(位于小腿外侧的长骨)部位的骨折,是下肢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直接暴力(如车祸撞击、重物砸压)或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扭伤)所致。
二、病因分析
1.直接暴力:常见于交通事故、重物打击等,外力直接作用于小腿部位,导致骨折多为横形或粉碎性,常合并皮肤损伤,形成开放性骨折风险较高。
2.间接暴力:多因扭转、肌肉拉力等引起,如行走时滑倒、运动中扭伤等,骨折类型可能为斜形或螺旋形,通常为闭合性骨折。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受伤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可触及异常活动,局部有明显压痛,可能伴有骨擦音或骨擦感。
2.全身表现:严重骨折可能伴随出血、休克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因骨骼弹性较好,骨折表现可能相对隐匿。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观察受伤部位外观、压痛情况,检查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2.影像学检查:X线是基本诊断手段,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CT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评估复杂骨折或关节内骨折情况。
五、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或复位后稳定的情况,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限制患肢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需定期复查评估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
2.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移位明显、不稳定或开放性骨折等情况,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如钢板、螺钉等)恢复骨骼连续性和稳定性,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复位要求严格,需密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康复训练需兼顾骨骼生长特点,避免影响下肢正常发育。
2.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治疗时需关注基础疾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预防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结合个体健康状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