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样变形致视力进行性下降的致盲性眼病,病因有遗传及内分泌紊乱等其他因素,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及角膜形态改变,诊断可通过裂隙灯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治疗包括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角膜交联术、角膜移植术,儿童需密切监测视力等,成年需个体化选方案并关注家族史亲属眼部检查。
一、定义
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样变形为特征的眼部疾病,主要导致视力进行性下降,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二、病因
1.遗传因素:约50%的圆锥角膜患者存在家族史,提示遗传易感性,可能与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等相关。
2.其他因素:内分泌紊乱(如青春期内分泌变化)、变态反应性疾病、眼部外伤等可能参与圆锥角膜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三、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初期可通过近视镜片矫正,随病情进展,出现不规则散光,普通框架眼镜矫正效果差,需借助硬性接触镜改善视力。
2.角膜形态改变: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中央变薄前突呈圆锥状,角膜地形图检查可发现角膜中央曲率增加、角膜厚度变薄等特征性改变。
四、诊断方法
1.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形态,判断有无中央变薄前突等异常。
2.角膜地形图检查:是诊断圆锥角膜的重要依据,可清晰显示角膜曲率、厚度分布等情况,早期即可发现角膜形态的细微变化。
五、治疗方式
1.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通过矫正不规则散光,改善视力,是轻中度圆锥角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可延缓病情进展。
2.角膜交联术:利用核黄素联合紫外线照射,增加角膜胶原纤维的稳定性,阻止圆锥角膜进展,适用于病情进展期患者。
3.角膜移植术:对于病情严重、视力极差的患者,可考虑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以恢复视力,但存在移植排斥等风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视力变化,定期进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尽早干预,选择合适的矫正或治疗方案,以保障视觉发育。
2.成年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同时需关注遗传因素对家族成员的影响,建议有家族史的亲属进行相关眼部检查,早期排查圆锥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