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百日咳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发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好发于6个月以下婴儿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易受侵袭,病因是婴儿接触携带病菌患者后病菌经呼吸道飞沫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繁殖且婴儿免疫弱致感染持续,初期表现似普通感冒持续1-2周易被忽视,痉咳期发病1周左右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及咳末深长鸡鸣样吸气声影响进食睡眠,诊断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鼻咽拭子培养分离病菌或血清学检测辅助,治疗以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并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可按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及避免婴儿前往人员密集可能有患者场所或家庭成员有患者时做好隔离防护减少密切接触。
一、定义
婴儿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于6个月以下婴儿,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受该病菌侵袭。
二、病因
百日咳鲍特菌是致病病原体,婴儿接触携带该病菌的患者后,病菌经呼吸道飞沫侵入人体,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薄弱,对病菌的清除能力有限,易导致感染持续。
三、临床表现
1.初期表现:与普通感冒相似,可见咳嗽、流涕、低热等症状,此阶段持续1-2周,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忽视。
2.痉咳期表现:发病1周左右进入痉咳期,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剧烈时可致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咳末伴有深长鸡鸣样吸气声,频繁痉咳可影响婴儿进食、睡眠,导致体力下降。
四、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取患儿鼻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若分离出百日咳鲍特菌可确诊;此外,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等也有助于辅助诊断。
五、治疗原则
以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常用药物如红霉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针对婴儿痉咳等症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等,需注重维持婴儿营养及体力,因频繁痉咳可能影响其进食和体力恢复。
六、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按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婴儿百日咳的有效手段,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风险。
2.避免接触传染源:婴儿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可能存在百日咳患者的场所,若家庭成员中有百日咳患者,需做好隔离防护,如佩戴口罩等,减少婴儿与患者的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