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治疗需据情况选复位方式,无明显移位可手法复位,明显移位或特殊部位需手术复位,固定分外固定用石膏、支具和内固定用器械,固定后进行康复治疗,早期等长收缩,渐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负重锻炼,儿童要规范固定、轻柔锻炼,老年人需抗骨质疏松、避免剧烈活动并注意营养支持。
一、复位处理
骨裂的复位是治疗关键,需根据骨裂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裂,可尝试手法复位,通过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使骨裂部位恢复正常解剖位置;若骨裂存在明显移位或涉及关节等特殊部位,可能需进行手术复位,借助手术器械精准调整骨裂部位位置。例如,对于四肢长骨的骨裂,若移位明显影响功能恢复则多需手术复位。
二、固定措施
1.外固定:适用于多数骨裂情况,常用石膏绷带固定,通过塑形的石膏对骨裂部位进行外部固定,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为骨裂愈合创造稳定环境;此外,支具固定也是常见外固定方式,其相对轻便且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稳定固定效果,尤其适用于一些特定部位骨裂,如手腕等部位的骨裂。
2.内固定:对于一些复杂骨裂或外固定难以达到良好固定效果的情况,会采用内固定,如使用钢板、螺钉等器械将骨裂部位固定,内固定能提供更稳定的固定,利于骨裂更好愈合,常见于四肢长骨严重骨裂或关节内骨裂等情况。
三、康复治疗
骨裂固定后需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早期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即肌肉在不产生关节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收缩,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随着骨裂逐渐愈合,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和负重锻炼等,以恢复受伤部位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康复治疗需有所调整,儿童骨裂康复中要注意把握锻炼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裂愈合;老年人骨裂康复则需更关注骨质疏松等问题,在康复锻炼时要缓慢渐进,防止发生再次损伤等情况。
四、不同人群注意要点
1.儿童:儿童骨裂相对成人愈合快,但仍需规范固定,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肢体血运等情况,康复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轻柔进行,因为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但骨质相对脆弱,不当活动可能影响骨裂恢复甚至导致畸形等问题。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骨裂愈合相对缓慢,治疗中除常规固定外,需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要避免剧烈活动,防止骨裂部位再次损伤,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钙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以促进骨裂更好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