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治疗分保守与手术,保守适用于稳定性骨折需卧床制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等并防长期卧床并发症,手术用于不稳定性等情况有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式,儿童骨折多保守且关注生长发育,老年因基础病手术风险高需综合评估,女性骨折要考量生育及保护脏器与康复对生育的影响。
一、保守治疗
1.1适应证:适用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如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盆环骨折等,此类骨折通过非手术方式可维持骨折位置并促进愈合。需注意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下肢肌肉收缩等功能锻炼以预防。
1.2具体措施:包括卧床制动,一般需卧床6~12周,依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采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借助兜带向上牵引骨盆,恢复骨盆环正常结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骨折部位情况,定期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复位与愈合状况。
二、手术治疗
2.1适应证:适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如骨盆环完全断裂、移位显著影响骨盆稳定性与功能恢复的骨折,以及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盆腔脏器损伤等情况的骨盆骨折。
2.2手术方式:常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暴露骨折部位,运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恢复骨盆解剖结构;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等,可能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先通过外固定架临时稳定骨盆,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手术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术后需开展康复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三、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3.1儿童骨盆骨折:儿童骨盆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或骨骺损伤,治疗倾向保守,因儿童骨骼可塑性强。需密切关注骨折部位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行影像学随访,避免骨折治疗不当致骨盆畸形影响未来生长发育。治疗中需家长密切配合,确保制动等措施有效落实。
3.2老年骨盆骨折:老年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骨折愈合能力差。手术治疗风险较高,如术后感染、切口不愈合等。治疗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预期寿命等。保守治疗时注重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改善骨质疏松,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锻炼以维持肌肉力量。
3.3女性骨盆骨折:女性骨盆骨折可能涉及生育相关问题,治疗中需考量骨折对盆腔脏器及生殖系统的影响。手术治疗时注意保护盆腔内子宫、卵巢等器官,术后康复需关注对生育功能的潜在影响,必要时咨询妇产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