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素即血红蛋白可反映机体携氧及贫血情况,儿童不同年龄段血色素正常范围不同,血色素降低常见缺铁性、溶血性、地中海贫血等原因,升高少见与缺氧等有关,儿童体检检测血色素很重要,异常需结合情况检查,确诊贫血按病因施策,儿童保均衡饮食关键,婴幼儿及时加含铁辅食,学龄期避免挑食,有慢性疾病等需密切监测血色素水平。
一、血色素的定义
血色素即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通过检测血色素水平可反映机体携氧能力及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
二、儿童不同年龄段血色素正常范围
1.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约145~220g/L;
2.1~4个月婴儿:约90~140g/L;
3.4~6个月婴儿:约100~140g/L;
4.6个月~6岁儿童:约110~150g/L;
5.6~14岁儿童:约120~160g/L。
三、血色素异常的意义
1.血色素降低:若低于同年龄段正常范围下限,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常见原因包括:
缺铁性贫血:多与铁摄入不足(如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生长发育快等有关,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增加,外周血中血红蛋白量相对降低;
地中海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2.血色素升高:较少见,可能与脱水、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机体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有关。
四、血色素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对
儿童体检中检测血色素是评估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若发现血色素异常,需结合儿童年龄、饮食情况(如是否挑食、是否摄入足够富含铁的食物等)、有无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进一步检查,如进行铁代谢相关检查(血清铁、铁蛋白等)、红细胞形态检查等以明确原因。若确诊贫血,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缺铁性贫血需适当补充铁剂(但需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且低龄儿童用药需谨慎),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食物(如红肉、豆类、绿叶蔬菜等)的摄入。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而言,保证均衡饮食是维持正常血色素的关键。婴幼儿期需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易于吸收的辅食;学龄期儿童应避免挑食、偏食,确保各类营养素摄入均衡。若儿童存在慢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更需密切关注血色素水平,定期体检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