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分热性与无热惊厥,热性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致体温骤升触发神经元放电发作,无热与颅内感染、癫痫综合征、代谢紊乱等非感染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因类型不同而异,诊断结合病史等检查,处理需紧急保持呼吸道通畅用药物控制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热性惊厥家长要监测体温物理降温就医告既往史,无热惊厥需及时就医避免强行按压肢体并观察复诊。
一、定义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系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致全身或局部肌肉群突发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二、分类
(一)热性惊厥
多与感染相关,常见于6月龄~5岁儿童,体温骤升时发作,由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引发,病原体以病毒为主。
(二)无热惊厥
与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癫痫综合征、代谢紊乱(如低钙血症、低血糖)等非感染性因素有关。
三、病因
(一)热性惊厥病因
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急剧升高触发神经元异常放电。
(二)无热惊厥病因
1.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炎症性疾病致颅内环境改变,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
2.癫痫综合征:特定遗传或神经发育因素导致的癫痫相关综合征,可无发热情况下出现惊厥。
3.代谢紊乱:低钙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低血糖致脑能量供应不足,均可能诱发惊厥。
四、临床表现
(一)热性惊厥
突发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四肢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多较短,体温常骤升。
(二)无热惊厥
表现因病因而异,可出现反复抽搐、意识障碍程度不一,如颅内感染所致惊厥可能伴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五、诊断
结合病史(包括发热情况、既往惊厥史等)、临床表现,进行血常规评估感染情况,血生化检测血钙、血糖等代谢指标,脑电图检测脑电活动,头颅影像学(如CT、MRI)排查颅内结构异常等。
六、处理原则
(一)紧急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以防窒息;选用地西泮等药物控制惊厥(仅提药物名称)。
(二)病因治疗
积极寻找并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低钙、低血糖等代谢紊乱。
七、温馨提示
(一)热性惊厥患儿
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体温>38℃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预防惊厥发作,就医时告知医生既往惊厥史。
(二)无热惊厥患儿
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循医生指导治疗,惊厥发作时避免强行按压患儿肢体,防止造成损伤,日常注意观察患儿精神、发育等情况,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