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局部有疼痛(不同部位表现异、按压压痛)、肿胀(不同部位程度不同)、活动受限;部分感染性骨膜炎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胫骨骨膜炎常见与运动相关且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骨膜炎多因退行性病变等症状隐匿,运动人群因运动负荷高易发病需注意防护恢复。
一、局部症状
1.疼痛:是骨膜炎最常见的局部症状,不同部位骨膜炎疼痛表现有差异。例如胫骨骨膜炎患者常感小腿胫骨部位疼痛,活动时因肌肉牵拉等因素使疼痛加剧;跟骨骨膜炎患者足跟部疼痛明显,晨起后刚开始行走或休息后再次活动时疼痛尤为突出,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短暂缓解,但继续活动又会加重。局部按压时多有明显压痛,疼痛位置相对固定且与病变骨膜区域对应。
2.肿胀:病变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肿胀,因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等,使骨膜周围组织肿胀。如胫骨骨膜炎时,小腿胫骨相应部位可见轻度肿胀,皮肤外观可能稍有隆起;跟骨骨膜炎时足跟部肿胀不明显但可触摸到组织增厚等情况。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局部不适,患者活动会受到影响。以膝关节骨膜炎为例,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屈伸等动作受限,影响正常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若为足部骨膜炎,行走、站立等活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限制。
二、全身症状
部分骨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多因感染性骨膜炎等情况引发。例如感染性骨膜炎时,患者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同时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但此类全身症状相对局部症状而言出现概率相对较低,多数骨膜炎以局部症状为主。
三、不同人群特点
1.儿童:儿童活泼好动,胫骨骨膜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多因运动过度、跑步姿势不当等引发,症状表现上可能更易因活动后疼痛而影响运动参与,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膜炎对其骨骼生长发育可能产生一定潜在影响,需关注其运动方式和活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膜炎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骨膜炎多与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等相关,症状可能相对隐匿,疼痛程度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肿胀表现也可能不典型,需注意结合其既往病史、日常活动情况等综合判断,避免延误病情。
3.运动人群:长期高强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的人群,如运动员等,发生骨膜炎的风险较高,其症状出现往往与运动负荷密切相关,运动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可能更明显,需重视运动中的防护和运动后的恢复,预防骨膜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