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红眼病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和避免揉眼,注意环境消毒,对眼部直接接触物品及公共环境高频接触部位消毒,避免接触传染源,远离人群密集场所并防止间接接触传播,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加强监管、老年人要清洁环境提免疫力及及时就诊、基础病史人群要严循措施并关注眼部状况。
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1.勤洗手:使用流动清水或肥皂认真洗手,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公共交通工具扶手等)后、进食前及接触眼部前,双手易沾染病原体,规范洗手可大幅减少经手传播红眼病的风险,建议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2.避免揉眼:切勿用手直接揉搓眼睛,因为手部携带的病原体易通过揉眼动作进入眼内引发感染,日常活动中应时刻提醒自己克制揉眼行为,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后。
二、注意环境消毒
1.个人用品消毒:定期对毛巾、手帕、洗脸盆等眼部直接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法,将物品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高温及消毒液能有效杀灭附着的病原体;
2.公共环境消毒: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的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公共玩具等,可定期用消毒湿巾擦拭或喷洒合适的消毒剂,降低环境中病原体存活及传播的可能性。
三、避免接触传染源
1.远离人群密集场所:红眼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游泳池、商场、公共浴室等人员密集、通风较差的公共场所,减少与红眼病患者的近距离接触,降低感染几率;
2.防止间接接触传播:若身边有人患红眼病,应避免共用洗漱用品,与患者接触时可佩戴口罩,防止通过飞沫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四、特殊人群预防要点
1.儿童群体: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的卫生监管,教育儿童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在红眼病高发季节更应严格防护,若儿童出现眼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且就医途中避免儿童用手揉眼或接触他人;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降低,应注重保持生活环境清洁,通过合理饮食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外出时尽量避开人员密集的红眼病易传播场所,一旦眼部出现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3.基础病史人群: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自身抵抗力可能受基础病影响,更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及环境消毒措施,若眼部出现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因基础病可能影响眼部感染后的恢复,需特别关注眼部状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