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受伤肿胀后首先要停止活动,72小时内冷敷,然后评估受伤程度,观察外观和判断活动能力,若有剧烈疼痛、明显变形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检查、固定包扎等处理,儿童和老年人因自身特点在处理时需特别注意相应细节。
一、紧急处理措施
1.停止活动:手指受伤肿胀后,应立即停止导致受伤的活动,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例如,如果是因运动导致手指受伤,需马上停止该运动项目。这是因为继续活动可能会使受伤部位受到更多的挤压、摩擦等,从而加重肿胀和损伤程度。
2.冷敷:在受伤后的72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在受伤手指上,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冷敷一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以成年人为例,冷敷可以有效缓解一般因轻微碰撞等导致的手指肿胀,但对于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再敷在手指上。
二、评估受伤程度
1.观察外观:查看手指是否有明显的变形、出血、伤口等情况。如果手指外观有明显变形,可能存在骨折等较严重的损伤;若有出血和伤口,需判断伤口的深浅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外观观察的重点略有不同,儿童由于好动,手指受伤后更要仔细观察是否有骨折导致的异常变形等情况。
2.判断活动能力:尝试轻微活动受伤手指,看是否能正常活动以及活动时是否有剧烈疼痛。如果手指几乎无法活动且疼痛剧烈,提示可能有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骨折或肌腱损伤等。老年人手指受伤后,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活动能力的判断更要谨慎,即使轻微活动也可能提示较严重问题。
三、进一步处理建议
1.就医检查:如果手指肿胀伴有剧烈疼痛、明显变形、活动严重受限或伤口较深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X线等检查来明确是否有骨折等情况。对于儿童手指受伤,由于其骨骼发育等特点,更应及时就医排查骨折等严重问题;老年人手指受伤后,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骨质疏松等因素,就医检查也尤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骨折等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2.固定与包扎:若经医生诊断有骨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固定。一般会使用夹板等进行外固定。同时,对于有伤口的情况,医生会进行清创、包扎等处理。在固定和包扎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操作,儿童的固定要选择合适大小的器具,避免影响血液循环,老年人则要注意固定的松紧度等,以保证舒适度和固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