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过后热敷);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炎止痛但需注意人群差异;积液多可穿刺引流;保守无效复发则考虑手术,手术有风险需综合评估,儿童治疗要更谨慎。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制动: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避免加重炎症。例如,若为膝关节滑囊炎,应尽量减少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让关节得到充分休息,这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因为持续的活动会不断刺激滑囊,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玩耍导致患病部位过度劳累,因为儿童的活动量较大且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家长监督其适当休息。
2.物理治疗
冷敷:在急性期(通常指发病后48小时内),可使用冷敷。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减少炎性渗出,缓解疼痛和肿胀。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
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采用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人群对温度的耐受程度不同,成人相对可以耐受稍高温度,而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温度不宜过高。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滑囊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但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随意使用。
三、穿刺引流
1.适用情况:当滑囊炎积液较多时,可进行穿刺引流。通过抽取滑囊内的积液,减轻滑囊的压力,缓解症状。例如,对于一些较大的髋关节滑囊炎且积液明显的患者,可考虑穿刺引流。但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对于儿童患者,穿刺时要做好安抚工作,确保操作顺利进行,同时要注意术后局部的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滑囊炎,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切除病变的滑囊。但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复发等。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在家长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