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典型表现有意识改变、肢体强直阵挛、眼部上翻凝视斜视、面部口周发青发紫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伴随感染性因素引发的发热及面色苍白潮红、呼吸不规则、恶心呕吐等表现,婴儿期表现不典型,幼儿及年长儿多为典型强直-阵挛性发作,惊厥持续超五分钟或频繁发作需立即就医,有既往病史者要知规律、备急救物、保呼吸道通畅并记录发作情况。
一、典型临床表现
1.意识改变:患儿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这是惊厥最常见的核心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影响了意识中枢功能。
2.肢体表现:
强直期:四肢肌肉呈现僵硬状态,可表现为四肢伸直、躯干挺直,持续时间较短;
阵挛期:随后出现四肢有节律的阵挛性抽动,即肌肉间歇性收缩与松弛交替,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肢体,抽动频率不等,一般为每秒数次。
3.眼部表现:双眼可出现上翻、凝视或斜视,眼球固定不动,这是因为惊厥发作时眼部肌肉受到异常神经支配所致。
4.面部表现:口周可出现发青、发紫情况,同时牙关紧闭,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口吐白沫,是由于肌肉抽搐导致唾液分泌增多且无法正常吞咽引起。
二、伴随临床表现
1.发热:若惊厥由感染性因素引发,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而感染可能诱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惊厥。
2.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潮红、呼吸不规则、恶心呕吐等表现,恶心呕吐是因为惊厥发作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
三、不同年龄段特点
1.婴儿期(0-1岁):惊厥表现相对不典型,可能仅出现肢体某一部分的轻微抽动,如单侧肢体抖动、眼球震颤等,且意识丧失程度可能不如年长儿明显,这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异常放电扩散范围相对局限有关,家长需格外留意细微的肢体异常动作。
2.幼儿及年长儿:典型的强直-阵挛性发作较为常见,意识丧失明显,肢体抽动表现更具对称性,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步发育成熟,惊厥发作时异常放电的传导相对更具规律性。
四、特殊情况提示
若小孩子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频繁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因为长时间惊厥可能导致脑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既往惊厥病史的孩子,家长应提前了解惊厥发作规律,家中可准备急救物品,在惊厥发作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同时记录发作持续时间、表现等情况以便就医时提供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