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因年龄增长致玻璃体液化变性且高度近视会加速退变引发,病理性由视网膜裂孔脱离、葡萄膜炎、眼内出血等眼部疾病导致,老年人需留意飞蚊加重等眼底病变可能,高度近视者要防玻璃体牵拉致视网膜问题,孕期女性出现飞蚊异常需谨慎眼部检查治疗。
一、生理性飞蚊症的成因
1.玻璃体液化与变性: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生理性变化,原本呈胶冻状的玻璃体出现液化现象,胶状成分凝缩形成混浊物,这些混浊物在视网膜上投影,就会让人感觉眼前有飞蚊状黑影。通常40岁以上人群较易出现此情况,这是生理性飞蚊症最常见的原因,与年龄相关的玻璃体自然退变密切相关。
2.高度近视影响: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者,眼球轴长延长,玻璃体发生变性的时间更早、程度更重,相较于正视眼人群,更易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进而引发飞蚊症。这是因为高度近视导致眼内结构变化,加速了玻璃体的退变过程。
二、病理性飞蚊症的成因
1.眼部疾病引发
视网膜裂孔与脱离:视网膜周边部出现裂孔时,液化的玻璃体可能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脱离,同时会伴随飞蚊症症状,患者常表现为眼前突然出现大量飘动黑影,可能还伴有闪光感,这是由于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或视网膜下液体影响视觉成像所致。
葡萄膜炎:炎症会使眼内细胞成分增多,炎性细胞、渗出物等进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混浊,从而产生飞蚊症。葡萄膜炎可由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病因导致的炎症表现可能有差异,但都会造成眼内微环境改变,引发玻璃体混浊。
眼内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情况可导致眼内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后形成混浊物,当血液中的红细胞、凝血块等悬浮在玻璃体中时,就会出现飞蚊症。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损伤视网膜血管,易引发视网膜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后就会产生飞蚊样表现。
三、特殊人群飞蚊症的相关因素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玻璃体自然退变加速,生理性飞蚊症发生率升高,需留意若短期内飞蚊症状突然加重或伴随视力下降、闪光感等,应警惕眼底病变可能。
2.高度近视者:除生理性飞蚊症发生率高外,需格外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眼部受到撞击等,以防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裂孔、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因为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较脆弱,易受玻璃体牵拉影响。
3.孕期女性:孕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眼部微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一般较少直接引发飞蚊症,若孕期出现飞蚊症相关异常表现,需谨慎进行眼部检查及治疗,需综合考虑孕期安全及眼部病情来权衡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