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及康复锻炼。非手术有穿合适鞋子、用矫形器具;手术适用于畸形严重、非手术无效等情况,有软组织和截骨等术式且有风险;康复锻炼包括脚部抓毛巾、大脚趾伸展等练习,不同人群锻炼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非手术治疗
1.穿着合适的鞋子:选择前部宽大、鞋跟不高(一般不超过4厘米)的鞋子,避免穿尖头高跟鞋等会加重拇外翻的鞋子。宽松的鞋子可以减少对拇外翻部位的挤压,降低疼痛等不适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拇外翻患者,要保证鞋子大小合适且能正常发育脚部;对于中老年女性患者,更要注意鞋子的舒适性,以适应身体机能的变化。
2.使用矫形器具:可以佩戴拇外翻矫形器,如分趾垫等。分趾垫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拇指向外偏移的情况。夜间佩戴矫形器可能对延缓拇外翻进展有一定帮助,但需长期坚持佩戴才能看到效果。儿童使用矫形器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尺寸,避免影响脚部正常生长;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矫形器具时要密切观察脚部皮肤情况,防止因局部压迫导致皮肤损伤。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拇外翻畸形严重,出现明显疼痛影响行走等日常生活,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例如,拇外翻角度较大(一般大于30度-40度)且伴有严重疼痛的患者。对于青少年拇外翻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因为脚部仍在发育中,过早手术可能影响脚部正常生长;对于老年患者,手术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以确保手术安全。
2.常见手术方式:有软组织手术和截骨手术等。软组织手术主要是修复受损的软组织,调整拇趾的位置;截骨手术则是通过截断跖骨或趾骨来矫正畸形。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复发等,患者在决定手术前要充分了解手术相关情况。
三、康复锻炼
1.脚部肌肉锻炼:进行脚部抓毛巾练习,即坐在椅子上,将毛巾平铺在地上,用脚趾抓取毛巾并往回拉,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通过锻炼脚部肌肉,增强脚部的稳定性,有助于改善拇外翻情况。儿童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家长辅助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避免过早过度锻炼影响伤口愈合。
2.大脚趾伸展锻炼:用手轻轻将大脚趾向内侧扳动,保持10-1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练习5-10分钟。此锻炼可以帮助纠正大脚趾的偏移。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和频率,如有不适要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