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发烧有消化系统相关表现如腹胀、口臭、大便异常、食欲不振且体温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可通过饮食调整(儿童给清淡易消化食物、成人减不易消化食物摄入)、腹部按摩(儿童及老人适度进行)、增加活动量(儿童散步、成人适度慢走)、物理降温(用温水擦特定部位)来退烧,儿童需避免过度捂热、饮食精细少量多餐,老人饮食注重软烂、按摩把控力度、活动适度,发烧持续不缓解或过高要及时就医。
一、积食发烧的症状
1.消化系统相关表现:常出现腹胀,触摸腹部有胀满感;伴有口臭,因食物积滞在胃肠道,发酵产生异味;大便异常,可见干结或酸臭,这是由于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分解所致;同时可有食欲不振,孩子或成人对进食缺乏兴趣。
2.体温表现: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积食导致机体产生的代谢产物等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二、退烧的方法
(一)非药物退烧措施
1.饮食调整:对于儿童,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助于缓解积食情况从而辅助退烧;成人也同理,减少高热量、高蛋白等不易消化食物的摄入。
2.腹部按摩:以儿童为例,家长可将双手搓热后,以孩子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左右,频率适中,通过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积食,进而对退烧有一定帮助。但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引起孩子不适。对于老人,同样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不过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力度和时间。
3.增加活动量:儿童可鼓励其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成人也可在身体允许情况下进行慢走等活动,通过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消化,利于改善积食发烧状况。但要注意活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4.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孩子或成人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温水温度一般控制在32℃~34℃,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来降温。但要注意,儿童皮肤娇嫩,擦拭时动作要轻柔;老人若有皮肤破损等情况则不宜采用此方法。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捂热,穿着合适的衣物,若采用物理降温需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防止着凉或皮肤损伤;饮食调整需更加精细,遵循少量多餐原则,避免因积食反复引发发烧。
2.老人:由于老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饮食调整时要更加注重食物的软烂程度,腹部按摩时要依据自身腹部耐受情况把控力度,活动量也需根据身体状况适度安排,若发烧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体温过高,需谨慎对待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