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白内障情况普遍,是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眼科疾病,6070岁人群发病率约60%70%,70岁以上高达80%以上。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致晶状体代谢功能下降、蛋白质变性;长期吸烟、酗酒及暴露在阳光下等不良生活方式;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应对措施有预防方面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疾病,治疗方面早期可用药物延缓,严重影响视力时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即老人治疗时需特别关注,术前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术后注意休息、保持眼部清洁等,有其他慢性病需多科室共同制定方案。
一、老人患白内障的现状
老人患白内障的情况较为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眼睛晶状体也不例外。白内障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眼科疾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在全球范围内,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老年人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有研究表明,在6070岁人群中,白内障的发病率约为60%70%;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
二、影响老人患白内障的因素
1.年龄因素:这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的代谢功能下降,蛋白质变性,导致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2.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吸烟会使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晶状体细胞;酗酒则可能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晶状体的营养供应。此外,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紫外线较强的环境中,也会加速晶状体的老化。
3.病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人,患白内障的几率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混浊;高血压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对晶状体造成损害。
三、应对措施
1.预防:老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定期体检,遵医嘱治疗。
2.治疗:如果老人被诊断为白内障,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期白内障可使用药物延缓病情发展。当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影响老人的日常生活时,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老人身体机能较弱,在治疗白内障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手术前,医生会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糖、血压等,以确保手术安全。手术后,老人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眼部清洁,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同时,家人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老人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如果老人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白内障时需要与相关科室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