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为小腿内侧长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构成膝关节、下端与距骨相关节,骨体三棱柱状且前缘及内侧面表浅易受伤;常见疾病有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发的骨折(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细菌感染致的骨髓炎(急性高热红肿热痛、慢性反复窦道流脓死骨形成)、长期高强度运动人群因反复应力致的应力性骨折(初期局部隐痛活动后加重);诊断靠X线等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预防保健需运动时戴合适护具,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防骨质疏松(摄入富含钙食物等),儿童青少年注意运动姿势,特殊人群中儿童玩耍防碰撞摔倒运动适度,老年人关注平衡防跌倒保证钙与维生素D摄入。
一、胫骨解剖结构
胫骨为小腿内侧的长骨,上端膨大形成内侧髁与外侧髁,分别与股骨下端构成膝关节,下端与距骨相关节形成踝关节,是下肢主要负重骨之一,骨体呈三棱柱状,前缘及内侧面表浅,易受外伤。
二、常见胫骨相关疾病
(一)胫骨骨折
多由直接暴力(如重物撞击)或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足部着地传导应力)引发,临床表现为伤肢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可出现反常活动,需通过X线、CT等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胫骨骨髓炎
多因细菌感染所致,急性骨髓炎表现为高热、局部红肿热痛,慢性骨髓炎可反复出现窦道流脓、死骨形成,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增生等改变。
(三)胫骨应力性骨折
常见于长期高强度运动人群(如长跑运动员),因反复应力作用致骨质微小损伤累积,初期表现为局部隐痛,活动后加重。
三、胫骨相关疾病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X线为初步筛查胫骨病变常用方法,可发现骨折线、骨质破坏等;CT有助于清晰显示细微骨折、骨质内部病变;MRI对软组织损伤、骨髓炎早期病变诊断价值高,能显示软组织水肿、骨髓信号改变等。
(二)体格检查
包括局部压痛、叩击痛、活动度检查等,可初步判断胫骨病变部位及程度。
四、胫骨预防与保健
(一)运动防护
运动时佩戴合适护具,如跑步时用缓冲性能好的跑鞋,避免在过硬或不平整场地长时间运动,降低胫骨应力损伤风险。
(二)骨质疏松预防
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需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必要时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跳绳)刺激骨代谢,减少胫骨骨折发生。
(三)儿童青少年关注
儿童青少年运动需注意姿势正确,避免长期单侧肢体过度受力,预防胫骨发育异常或应力性损伤,如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多因剧烈运动致胫骨结节处牵拉应力引发,表现为膝关节下方疼痛、肿胀。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玩耍时避免碰撞摔倒,运动应适度多样化,防止胫骨因过度受力出现生长相关问题,如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二)老年人
关注平衡能力,可通过练习太极拳等增强平衡的运动降低跌倒风险,日常生活注意环境安全,减少地面湿滑隐患,饮食保证钙与维生素D充足摄入以维持骨健康,降低胫骨骨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