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分完全性与部分性,病因涉及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等营养、妊娠年龄不适及既往葡萄胎史,临床表现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等,诊断靠超声及hCG测定,确诊后行清宫术,完全性需定期随访hCG,部分性也需监测,育龄、有葡萄胎史、年龄特殊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
分类
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无胎儿及胚胎组织。
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可见胎儿或羊膜腔,胎儿多合并畸形。
病因
营养因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发生葡萄胎的几率增高。
妊娠年龄:大于35岁和小于20岁的女性葡萄胎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生育女性。
既往葡萄胎史:有过一次葡萄胎史,再次发生葡萄胎的风险显著增加。
临床表现
停经后阴道流血:多数患者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反复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大出血。
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多数患者的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并伴有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
妊娠呕吐:出现较早,且症状较正常妊娠严重,持续时间长。
子痫前期征象:可在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表现,症状较一般子痫前期重。
卵巢黄素化囊肿:大量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发生黄素化形成囊肿,常为双侧性,但也可单侧,囊肿大小不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如心动过速、皮肤潮湿和震颤等。
诊断
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完全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若水泡较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回声区则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可见胎儿或羊膜腔,胎儿多合并畸形。
hCG测定:血清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相应孕周的值,且持续不降或呈异常升高。
治疗
确诊后应及时行清宫术。完全性葡萄胎清宫后需定期随访hCG,监测有无恶变;部分性葡萄胎随访相对宽松,但也需监测hCG及超声等。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可考虑预防性化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孕前应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葡萄胎发生风险;怀孕后需定期产检,密切关注hCG、超声等检查结果,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有葡萄胎史女性:再次妊娠时要加强孕期监测,包括严格监测hCG水平、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葡萄胎复发或其他异常情况。
妊娠年龄较大或较小女性:怀孕后要格外关注自身身体状况,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产检,重点监测与葡萄胎相关的指标,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