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会致受伤部位疼痛肿胀畸形等影响肢体正常活动功能,全身可引发长期卧床致坠积性肺炎、尿液潴留致尿路感染及结石、长骨骨折致脂肪栓塞综合征、严重骨折致创伤性休克,远期有与血供等相关的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累及关节面致创伤性关节炎、血运破坏致缺血性骨坏死、固定致关节僵硬,儿童骨骺损伤处理不当可影响发育,老年人恢复慢并发症多,女性骨质疏松相关骨折风险高需防治骨质疏松降低再骨折风险。
一、局部功能障碍
骨折会直接导致受伤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同时严重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功能。例如四肢骨折时,骨折断端移位会破坏正常的骨骼结构,周围软组织损伤引发炎症反应,使得肌肉无法正常发力,关节不能顺利屈伸,进而导致肢体无法完成负重、行走等基本动作,极大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二、全身并发症
1.呼吸系统并发症: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易发生坠积性肺炎。由于卧床状态下胸廓活动受限,呼吸浅快,痰液分泌后不易咳出,从而淤积在肺部,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引发肺部感染。
2.泌尿系统并发症:骨折后长期卧床可导致尿液潴留,尿液中的细菌容易繁殖,引发尿路感染;同时,尿液中钙盐沉积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3.脂肪栓塞综合征:多见于长骨骨折,骨折处骨髓中的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堵塞血管,影响肺、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可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
4.创伤性休克:严重骨折会造成大量出血,或因疼痛刺激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发创伤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
三、远期并发症
1.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密切相关,如股骨颈骨折因局部血运差,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高;此外,损伤程度严重、固定不牢固等因素也会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导致延迟愈合。
2.创伤性关节炎:当骨折累及关节面时,骨折愈合后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的关节活动会造成磨损,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3.缺血性骨坏死:例如股骨头骨折后,股骨头的血运遭到破坏,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而出现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问题。
4.关节僵硬:骨折后长时间固定,缺乏适当的功能锻炼,会使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导致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恢复。
四、特殊人群影响
儿童:儿童骨折后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骨骺损伤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导致肢体不等长等问题,需密切关注骨折对骨骺的影响,及时采取规范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骨质量下降,骨折后恢复缓慢,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更多,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风险更高,且骨折复发风险增加,康复过程中需注重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指导。
女性:女性骨折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等因素,骨质疏松相关骨折风险较高,尤其在绝经后女性中更为明显,骨折后需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以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