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是骨折经治疗超一般愈合时间并再度延长治疗仍未骨性愈合且骨折端有异常活动,局部因素有血供不足、感染、骨折端不稳定,全身性因素涉年龄、基础病史、生活方式,临床表现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与营养,老年人要管骨质疏松与控基础病,有基础病史者控血糖、调营养,生活方式相关者戒烟限酒。
一、定义
骨不连是骨折后骨折端未能正常愈合的病理状态,具体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成人骨折通常为3-6个月,儿童骨折通常为1-2个月),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一般3个月),仍未达到骨性愈合,骨折端存在异常活动。
二、病理机制相关因素
(一)局部因素
1.血供不足:骨折部位血运状况是影响愈合的关键,如骨折端血供严重破坏,像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因供应股骨头的血管损伤严重,易导致骨不连;骨折处软组织损伤严重,也会影响局部血供,阻碍愈合。
2.感染:骨折部位发生感染时,炎症会破坏骨折端的骨组织及修复环境,干扰正常的骨折愈合进程,增加骨不连发生概率。
3.骨折端不稳定: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端持续存在微动,会影响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例如内固定物松动或外固定不当等情况。
(二)全身性因素
1.年龄:儿童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存在基础疾病或特殊情况也可能出现骨不连;老年人因机体代谢减慢、骨质疏松等因素,骨折愈合速度减慢,骨不连发生率相对较高。
2.基础病史:患有糖尿病时,高血糖环境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及细胞代谢,不利于骨折愈合,增加骨不连风险;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钙等营养物质,会影响骨基质合成等骨折愈合相关过程,易导致骨不连。
3.生活方式: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骨折部位血供,不利于骨折愈合;过量饮酒可能影响机体营养吸收及代谢,对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三、临床表现
1.症状:骨折部位持续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骨折处有异常活动,即本不应活动的骨折部位出现活动情况。
2.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可见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或硬化等,骨折线清晰可见,无明显骨痂通过骨折线。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骨不连可能受生长发育因素影响,由于儿童骨骼有生长潜力,部分骨不连可能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改善,但仍需密切关注骨折愈合情况,避免因未及时干预导致长期骨骼发育异常;同时要注意儿童营养状况,保证充足营养供应以利于骨折愈合。
(二)老年人
老年人骨不连需关注骨质疏松的管理,可通过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改善骨质量;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整体健康状况的维护,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以改善局部血供及全身代谢状况,促进骨折愈合。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改善骨折局部血供;营养不良人群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应营养物质。
(四)生活方式相关
吸烟人群需劝导其戒烟,以改善骨折部位血运;过量饮酒者需限制饮酒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利于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