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和飞沫传播,5岁以下儿童易感。不同年龄段小孩有不同特点和防护要点,婴儿期要注意卫生、少去人员密集处,幼儿期要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关注饮食卫生,学龄前期幼儿园要做好卫生管理、家长及时了解情况。预防小儿麻痹症可通过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环境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措施。若小孩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隔离治疗,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一、小儿麻痹症具有传染性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会传染给小孩的。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是小儿麻痹症的易感人群。当健康小孩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玩具等物品,或者与感染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密切接触,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
二、不同年龄段小孩的特点及防护
1.婴儿期(01岁):这个阶段的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一旦感染小儿麻痹症,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家长要格外注意婴儿的卫生,喂奶前要洗手,奶瓶等餐具要定期消毒,尽量避免带婴儿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幼儿期(13岁):幼儿开始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探索周围环境,接触外界物品和人群的机会增多。此时要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等。家长要关注幼儿的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在疾病流行期间,减少幼儿与陌生人群的接触。
3.学龄前期(36岁):此阶段小孩开始上幼儿园,集体生活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幼儿园要做好日常的卫生管理,加强教室、寝室的通风换气,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家长要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卫生情况和其他小朋友的健康状况,若发现有疑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要及时隔离并就医。
三、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和注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婴儿在2、3、4月龄和4周岁时分别接种疫苗。
2.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小孩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家长也要注意自身卫生,避免将病毒带回家中。
3.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和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尤其是小孩的玩具、衣物等要经常清洗。
4.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小孩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如果周围有小儿麻痹症患者,要避免小孩与之接触。
四、感染后的处理
如果小孩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呕吐、咽痛、咳嗽等疑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一旦确诊,患儿需要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小孩。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根据小孩的年龄和病情给予适当的护理和治疗。同时,要密切关注小孩的病情变化,如肢体活动情况、呼吸情况等。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更加细心地照顾,确保其舒适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