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形成与遗传、鞋子、足部结构异常、年龄性别有关,其危害包括足部疼痛、影响美观、导致其他足部问题、影响行走功能及对特殊人群有不良影响。
一、拇外翻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遗传是拇外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约一半的患者有遗传家族史,若家族中有拇外翻患者,其后代发生拇外翻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个体的足部骨骼结构等遗传特性有关,比如某些特定的足部骨骼发育基因可能导致足部结构更容易出现拇外翻的倾向。
2.鞋子因素: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是导致拇外翻的常见原因。例如,穿高跟鞋、尖头鞋等,会使前足受到过度的挤压,尤其是高跟鞋会使脚趾前部受到较大的压力,长时间下来,会迫使大脚趾向外侧偏移,逐渐形成拇外翻。一般来说,鞋跟越高、鞋头越尖的鞋子,对足部造成的不良影响越大,穿着这类鞋子的人群拇外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3.足部结构异常:本身存在足部结构异常的人群,如扁平足、第一跖骨内翻等,会改变足部的受力分布,使得大脚趾承受的压力异常,从而容易引发拇外翻。例如扁平足患者,足弓较低或消失,足部的生物力学结构发生改变,会影响脚趾的正常排列,增加拇外翻的发生风险。
4.年龄与性别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足部的肌肉、韧带等组织会逐渐出现退变,弹性和力量下降,更容易发生拇外翻。在性别方面,女性相对男性更容易患拇外翻,这与女性长期穿着高跟鞋等不合适的鞋子有关,而且女性的足部骨骼结构相对更易受到鞋子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二、拇外翻的危害
1.足部疼痛:拇外翻会导致大脚趾内侧与鞋子摩擦,引起红肿、疼痛,尤其在行走或站立时疼痛会加剧。长期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和日常活动,例如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不敢长时间行走,影响出行和运动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影响足部美观:拇外翻会使大脚趾向外侧偏斜,导致足部外观异常,影响足部的美观,这对于一些注重外观的人群来说,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影响自信心。比如女性患者可能会因为足部外观的改变而不愿意穿凉鞋等暴露脚部的鞋子。
3.导致其他足部问题:拇外翻会改变足部的受力分布,进而可能引发其他足部问题,如第二脚趾可能会因为受到挤压而出现锤状趾、鸡眼、脚垫等问题。第二脚趾长期受到挤压,会弯曲变形形成锤状趾,而局部长期受到摩擦和压力则会形成鸡眼或脚垫,进一步加重足部的不适和疼痛。
4.影响行走功能:由于拇外翻引起的疼痛和足部结构的改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姿势和步态,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的受力异常,引发相应部位的疼痛和病变。例如,行走时受力不均衡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的压力分布改变,增加膝关节患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
5.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拇外翻导致的疼痛和行走障碍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上下楼梯、行走较长距离等都会变得困难,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拇外翻可能会影响足部的正常发育,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未来的足部健康产生长期不良影响,比如影响成年后的足部功能和外观等。女性患者在怀孕期间,由于体重增加和激素变化等因素,拇外翻可能会加重,导致更明显的疼痛和不适,产后恢复也可能会因为拇外翻而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