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约50%患者有阳性家族史致足部生物力学异常,儿童也易受影响)、穿鞋因素(长期穿高跟鞋、尖头鞋致前足受挤压及受力分布改变,成年女性常见)、足部疾病(如扁平足、类风湿关节炎等增加发病风险)、创伤因素(足部急性创伤治疗不当可引发);其危害有导致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儿童可影响行走和运动发育)、影响足部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儿童也会有心理负担)、导致其他足部问题(引起第二脚趾等问题及加速关节退变、增加患骨关节炎风险,儿童长期可致严重足部结构异常)、造成行走功能障碍(使步态改变、出现跛行等,影响儿童活动和运动能力发展)
一、拇外翻的原因
1.遗传因素:遗传是拇外翻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约50%的拇外翻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某些遗传因素会使足部的骨骼结构和韧带等组织的解剖特点存在异常,导致足部生物力学异常,增加拇外翻发生的风险,这种情况在儿童中也可能存在,如果家族中有拇外翻病史,儿童相对更容易出现相关足部结构问题。
2.穿鞋因素:长期穿着高跟鞋、尖头鞋等不合适的鞋子是拇外翻的常见诱因。高跟鞋会使前足受到过度的挤压,尤其是鞋头部分较窄的尖头鞋,会迫使大脚趾向内偏移;另外,高跟鞋还会改变足部的受力分布,使得足部压力集中在前足,长期如此容易引发拇外翻,这种情况在成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因为女性穿此类鞋子的概率相对较高。
3.足部疾病:某些足部疾病也可能导致拇外翻,比如扁平足,扁平足患者的足弓低平或消失,足部的生物力学机制发生改变,会影响脚趾的正常排列,增加拇外翻的发生几率;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能累及足部关节,引起关节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导致拇外翻,在患有相关足部疾病的人群中,拇外翻的发病风险会升高。
4.创伤因素:足部的急性创伤,如骨折等,如果治疗不恰当,可能会导致足部的骨骼、关节或软组织结构异常,影响脚趾的正常位置,从而引发拇外翻,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足部创伤处理不当都可能有此风险。
二、拇外翻的危害
1.疼痛:拇外翻会导致大脚趾向内侧偏移,与鞋之间产生摩擦,长期摩擦会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站立时,疼痛会加剧,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比如走路受限、无法长时间站立等,疼痛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儿童若患有拇外翻,可能会因为足部疼痛而影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发育。
2.影响足部外观:拇外翻会使大脚趾畸形,足部外观变得不美观,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注重足部美观的人群,如成年女性,可能会因为拇外翻而不愿意展示脚部,影响自信心,儿童也可能因为足部外观异常而产生心理上的负担。
3.导致其他足部问题:拇外翻会改变足部的受力分布,进而引起其他足部问题,例如会导致第二脚趾受到挤压,可能出现锤状趾、鸡眼、脚垫等问题,还会使足部的关节负荷增加,加速关节的退变,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儿童长期的拇外翻可能会影响足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更严重的足部结构异常。
4.行走功能障碍:随着拇外翻病情的进展,疼痛和足部结构的异常会进一步影响行走功能,患者行走时的步态会发生改变,可能出现跛行等情况,严重影响行走的效率和舒适度,对于儿童来说,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和运动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