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散光度数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眼部发育中眼轴等变化、不良用眼习惯会致散光度数波动或增加,疾病因素也可影响,需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并定期检查;老年人因眼部结构变化等,散光度数变化复杂,也应定期检查排查问题。
一、眼部发育因素
儿童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眼部也在不断发育。在这一时期,眼轴长度、角膜形态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散光度数增加。例如,新生儿的角膜相对较平坦,随着年龄增长,角膜逐渐发育,散光度数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一般来说,儿童青少年的散光度数可能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波动,部分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趋于稳定,但也有一些人散光度数会持续增加,这与个体的眼部发育速度等因素有关。
二、不良用眼习惯
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长期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书、玩手机、玩电子游戏等,会使眼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和屈光状态。例如,每天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儿童,相比用眼习惯良好的儿童,更易出现散光度数增加的情况。因为近距离用眼时,眼球调节痉挛,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不均匀,可能导致角膜等屈光间质形态改变,进而使散光度数上升。
2.用眼姿势不当:不正确的用眼姿势,像躺着看书、歪头写字等,会使眼球受到不均衡的压力,影响眼球的正常形状。比如躺着看书时,眼球所受压力不均匀,可能破坏角膜的正常曲率,导致散光度数逐渐增加。
三、疾病因素
1.眼部疾病:某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导致散光度数增加。例如圆锥角膜,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部疾病,患者的角膜会逐渐变薄并向前突出,呈圆锥形状,从而引起散光度数进行性增加。另外,眼部的外伤也可能影响角膜等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散光度数改变。如果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后,角膜形态发生变化,就可能出现散光度数增加的情况。
2.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影响眼部的屈光状态。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引起眼部的一系列病变,包括影响角膜、晶状体等的屈光状态,进而导致散光度数变化。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且与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四、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的生理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晶状体混浊等情况,这也可能影响散光度数。不过相对儿童青少年时期,老年人散光度数增加的情况可能相对复杂,且与晶状体的老化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展过程中,晶状体的形态和位置改变可能会影响眼的屈光状态,从而导致散光度数有所变化。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应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等。同时,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散光度数变化等眼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因为儿童青少年眼部发育尚未稳定,及时发现和干预对于保持良好的视力至关重要。
老年人:应关注自身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散光度数等项目的检测。如果发现散光度数有异常变化,应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老年人眼部结构逐渐老化,对眼部健康变化的感知可能相对不敏感,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