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通过药物终止早期妊娠,成功率约90%左右,但有出血、妊娠组织残留、感染等风险,适用妊娠小于49天等健康女性,禁忌有特定疾病等女性,特殊人群如青少年、有基础疾病、多次流产史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其安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评估各方面情况。
药物流产的风险方面
出血问题:药物流产过程中常见的风险是出血,部分女性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会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发生率约为1%-5%。这是因为药物引起子宫收缩,使胚胎组织排出,在此过程中可能导致子宫血管开放,若收缩不佳或胚胎组织残留,就会引起出血不止。对于有贫血病史或凝血功能异常的女性,出血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因为这类人群自身止血和耐受失血的能力较差。
妊娠组织残留:妊娠组织残留也是药物流产不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残留发生率约为5%-10%。如果妊娠组织残留,可能会引起长时间阴道流血、继发感染等问题。有过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子宫宫腔环境可能受到影响,药物流产后妊娠组织残留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多次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情况。
感染风险:由于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较长,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如果发生妊娠组织残留,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升高。对于本身有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的女性,药物流产前未积极治疗,流产后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适用人群及禁忌人群
适用人群: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小于49天、年龄一般在18-40岁之间、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无药物流产禁忌证的健康女性。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但通过超声等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且符合妊娠天数要求的女性也可考虑。
禁忌人群:有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各种器官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血液病或血栓性疾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哮喘等疾病的女性不适合药物流产。此外,带器妊娠、异位妊娠的女性也不能进行药物流产。对于过敏体质的女性,若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药物过敏则禁用。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女性:青少年女性身体各方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流产对她们身体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由于她们可能对自身健康状况重视程度不够,且可能存在隐瞒病史等情况,在进行药物流产前,需要详细询问其病史,包括既往妇科疾病史等。同时,要加强健康宣教,让她们了解药物流产的风险以及后续的注意事项,如流产后要注意休息、观察阴道出血情况等。
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药物流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因为药物流产引起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导致基础疾病的波动。例如高血压女性在子宫收缩过程中,血压可能会升高,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的女性,药物流产前要进行凝血功能的评估,流产后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多次流产史女性:多次流产史女性子宫受到的损伤相对较多,药物流产后妊娠组织残留及感染的风险更高。在药物流产前,要充分告知她们这些风险,流产后要加强随访,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和腹痛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总之,药物流产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存在出血、残留、感染等风险,其安全性与适用人群的选择、个体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在考虑药物流产时需要综合评估各方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