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是神经系统常见症状,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肌肉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伴意识障碍,分全身和局部性惊厥。儿童高发,6个月-5岁更常见,多与感染等有关;成年人群多因脑部疾病、代谢病或酒精戒断等;老年人群多与脑部血管病变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无论哪种人群出现惊厥都应及时就医查因并治疗。
全身性惊厥表现:最为常见的是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典型的表现为患儿意识突然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可伴有口唇发绀、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呼吸不规则甚至暂停等情况。例如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先出现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后转为阵挛期,阵挛频率逐渐减慢至停止,整个发作过程可持续数分钟。这种全身性惊厥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不同年龄阶段的诱因和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时期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完善,高热等因素更易引发全身性惊厥。
局部性惊厥表现: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动,可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局部性惊厥相对全身性惊厥发作程度可能较轻,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局部性惊厥可能会扩展为全身性惊厥。比如婴儿可能出现口角、眼睑的局部抽动,或者一侧肢体的轻微抖动等。局部性惊厥的发生原因也较多,可能与局部的脑部病变等有关,在新生儿时期,局部性惊厥可能与产伤、脑缺氧等因素相关。
不同人群惊厥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儿童人群:儿童是惊厥的高发人群,其中6个月-5岁的儿童更为常见。儿童惊厥很多与感染因素有关,如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体温上升期,体温通常在38.5℃以上。这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高热容易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另外,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导致惊厥的发生。在生活方式方面,儿童如果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也可能增加惊厥的发生风险。对于有惊厥病史的儿童,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监测体温,在体温上升阶段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以预防高热惊厥的再次发生。
成年人群:成年人群出现惊厥可能与脑部疾病有关,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脑炎等。脑部的病变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导致异常放电引发惊厥。此外,一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等也可能引起成年人群惊厥。成年人群如果长期大量饮酒,酒精戒断也可能导致惊厥发作。在病史方面,有脑部疾病史、代谢性疾病史或长期饮酒史的成年人群更易出现惊厥。对于这类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脑部疾病的病情进展,纠正代谢紊乱等。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惊厥的原因多与脑部血管病变有关,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出血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脑血管容易出现问题,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从而引发惊厥。此外,老年人群如果患有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出现惊厥发作。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下降,在发生惊厥时,由于身体的耐受性等因素,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且恢复相对较慢。在生活方式上,老年人群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惊厥的发生风险。
惊厥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无论是哪种人群出现惊厥,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