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可通过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和注射型脊灰灭活疫苗预防,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2月龄开始接种,3、4月龄及4岁时接种,注射型脊灰灭活疫苗2、3、4月龄及18月龄接种,接种前要了解儿童健康和疫苗接种史,接种后要观察,免疫功能低下和有过敏史儿童接种需特殊评估和处理,要按程序和注意事项保障接种安全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
(一)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
1.疫苗特点:通过口服方式接种,能刺激机体产生肠道局部免疫应答,对预防脊髓灰质炎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其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小儿麻痹症的发病风险。
2.接种程序:我国儿童常规免疫程序中,2月龄开始接种第1剂,3月龄、4月龄各接种1剂,4岁时再加强接种1剂。不同年龄阶段按照此程序规范接种,能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构建起针对脊髓灰质炎的免疫保护。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儿童,如免疫功能缺陷等情况,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决定是否接种及调整接种程序。
(二)注射型脊灰灭活疫苗(IPV)
1.疫苗特点:为灭活疫苗,安全性相对较高,不会发生因疫苗株毒力返强导致的疫苗相关麻痹病例。它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在预防脊髓灰质炎方面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接种程序:一般基础免疫在2月龄、3月龄、4月龄各接种1剂,18月龄时加强接种1剂。对于性别无特殊影响,不同生活方式的儿童只要符合接种指征都应按程序接种。但对于存在严重过敏史等特殊情况的儿童,需经医生详细评估后确定是否可以接种IPV。
二、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
1.要详细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近期是否有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如果儿童处于急性疾病期,尤其是发热体温超过37.5℃时,建议暂缓接种疫苗,待康复后再评估接种。对于有慢性病史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等,需告知医生儿童的病史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2.了解儿童以往的疫苗接种史,确保本次接种与既往接种无冲突。
(二)接种后
1.接种后需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左右,以便及时发现如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回家后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一般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反应,通常1-2天会自行缓解。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严重红肿、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家长要给予相应的护理关注,婴儿要避免接种部位感染,幼儿要注意安抚其情绪,减少剧烈活动等。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免疫功能低下儿童
这类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可能不如正常儿童。在接种前需要由医生进行严格评估,权衡接种疫苗的益处和可能出现接种反应加重等风险。如果接种,接种后要更加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处理。
(二)有过敏史儿童
如果儿童对脊灰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绝对不能接种相应疫苗。在接种前一定要详细询问家长儿童的过敏史,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情况,避免因接种疫苗引发严重过敏反应。
总之,小儿麻痹症主要通过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和注射型脊灰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要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针对不同特殊人群要做好评估和护理等工作,以保障儿童接种疫苗的安全和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