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运动疗法(钟摆运动、爬墙运动)、物理治疗(热敷、理疗仪治疗),还需生活方式调整(姿势调整、避免肩部过度劳累),若非药物干预后症状无改善或疼痛剧烈影响生活质量则可能需医疗干预,特殊人群治疗需谨慎评估
一、肩周炎的定义与常见表现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常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初期为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运动疗法
1.钟摆运动:弯腰垂臂,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像钟摆一样前后左右摆动,或画圈摆动,幅度由小到大,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这种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尤其适合早期或病情较轻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尝试,通过放松肩关节周围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后稍作停留,然后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幅度,年轻人可能能达到较高高度,老年人则循序渐进。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如长期伏案工作者,通过这种运动可以有效缓解肩关节因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活动受限问题。
(二)物理治疗
1.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肩关节,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温度可适当调整,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年轻人可稍高一些。对于有慢性病史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
2.理疗仪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超短波治疗能起到消炎、镇痛、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不同性别在接受理疗时无明显差异,但要根据个人皮肤情况等调整理疗仪的参数等。
三、生活方式调整
(一)姿势调整
无论何种年龄、性别,都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或肩部过度前伸等不良姿势。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每工作1-2小时要起身活动一下肩部,做一些简单的肩部放松动作;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要注意正确的搬运姿势,避免肩部过度受力。
(二)避免肩部过度劳累
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中的肩部活动量,避免肩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例如,避免长时间提重物,对于老年人来说,提重物可能会加重肩关节负担,诱发或加重肩周炎;年轻人也要注意避免运动时肩部过度拉伤等情况。
四、医疗干预情况
如果肩周炎经过较长时间的非药物干预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或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要考虑就医进行医疗干预。但医疗干预一般是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例如可能会有局部封闭治疗等,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其身体特殊性,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更加谨慎,需充分评估各种治疗手段对胎儿的影响后再做决定;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进行任何治疗前都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