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得疳积会出现多方面症状,消化系统相关有食欲异常(食欲减退或亢进但消瘦)、腹胀、大便异常(干结或稀溏夹不消化残渣);形体生长发育相关有体重不增或减轻、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干枯、腹大肢细);全身症状有精神萎靡、低热,家长发现小儿有类似表现应及时就医并注意饮食调理。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食欲异常
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疳积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虚弱,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失常。从临床研究来看,很多患有疳积的小儿进食量较正常同龄儿显著降低,对平常喜爱的食物也不再主动进食。同时,也有部分患儿表现为食欲亢进但却形体消瘦,这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虽然有饥饿感但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无法被有效利用,从而出现吃得多却不长肉的状况。
2.腹胀
小儿腹部可能会出现胀满不适的现象。由于脾胃运化失职,食物积滞在胃肠道内,导致气机不畅,出现腹胀。触摸腹部时可感觉较硬,叩诊呈鼓音。例如,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胃肠道内有积气积滞的情况,这与疳积导致的脾胃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脾胃不能正常运化水谷,使得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
3.大便异常
大便的性状会发生改变。可能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这是因为脾胃阴虚,肠道失于濡润,导致大便排出困难,干结如羊屎状。也有的患儿大便稀溏,夹杂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这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腐熟运化水谷,导致水谷不分,混杂而下。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大便中可能存在未消化的食物颗粒等情况,反映出脾胃运化功能的失常。
二、形体生长发育相关症状
1.体重不增或减轻
小儿体重不能按照正常的生长曲线增长,甚至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这是疳积影响营养吸收的直接体现,由于脾胃功能受损,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导致机体缺乏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体重增长缓慢或下降。例如,与正常同龄儿相比,患有疳积的小儿体重明显低于均值,通过定期的体重测量可以观察到这种变化。
2.形体消瘦
患儿的身体逐渐消瘦,表现为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干枯、腹大肢细等。面色萎黄是因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毛发稀疏干枯是由于气血亏虚,不能滋养毛发;腹大肢细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到四肢,而积聚在腹部,导致腹部膨隆,四肢却显得纤细。从临床观察来看,疳积患儿的形体消瘦程度往往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愈发明显,这是脾胃功能长期受损,营养缺乏的综合表现。
三、全身症状
1.精神萎靡
小儿精神状态较差,表现为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者嗜睡等。精神萎靡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常,气血生成不足,不能濡养心神,导致小儿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例如,患儿可能不像正常小儿那样活泼好动,对周围环境的兴趣降低,活动量减少,这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密切相关。
2.低热
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积滞化热,导致体内有虚热内生。中医认为,疳积日久会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出现阴虚生热的情况。通过体温测量可以发现患儿有低热表现,同时可能伴有手足心热等症状。
小儿得疳积会出现上述多方面的症状,家长若发现小儿有类似表现,应及时带小儿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儿的饮食调理,保证饮食规律、营养均衡,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为小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