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通过外伤等侵入角膜,单纯疱疹病毒可潜伏后复发感染,真菌感染多在长期用抗生素等或外伤后发生;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眼部邻近组织疾病波及、眼部长期暴露、营养缺乏等,自身免疫病可致免疫性角膜炎,邻近组织炎症可蔓延,长期暴露或营养缺乏等也会引发。
一、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角膜炎
1.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眼部的外伤、睑缘炎等途径侵入角膜引发感染。研究表明,眼部卫生状况差、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尤其是不注意隐形眼镜的清洁和佩戴时长)等因素会增加细菌感染角膜的风险。在儿童群体中,玩耍时眼部受伤后若未及时清洁处理,也容易因细菌感染导致角膜炎。
2.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较为常见的引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后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劳累等情况,病毒可再次激活感染角膜。对于有既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史的人群,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在不同年龄段中,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角膜炎,比如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都属于相对易感人群。
3.真菌感染:多发生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有角膜外伤、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等情况。真菌可从角膜外伤处侵入,在角膜上生长繁殖。例如,农业生产中眼部被植物枝叶等划伤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容易感染真菌引发角膜炎。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农民等,由于工作环境因素,眼部接触真菌的机会较多,相对更易患真菌性角膜炎。
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角膜炎
1.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角膜,引发免疫性角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角膜组织,导致角膜出现炎症反应。这类患者通常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需要长期关注自身免疫状况对角膜的影响。女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相对而言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和病情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2.眼部邻近组织疾病波及:例如结膜炎、巩膜炎等眼部邻近组织的炎症可蔓延至角膜,引起角膜炎。结膜炎患者如果炎症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因子可能会扩散到角膜,导致角膜受累出现炎症反应。对于患有眼部邻近组织疾病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炎症向角膜蔓延。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眼部邻近组织疾病波及引发角膜炎时,处理方式可能会因机体的耐受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
3.眼部长期暴露: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在干燥的空调环境中工作等,可导致角膜上皮干燥、缺损,引发角膜炎。此外,佩戴不合适的眼镜、眼部手术等也可能导致角膜长期暴露,增加角膜炎的发病风险。对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有眼部暴露情况的人群,需要注意保持眼部湿润,合理使用眼部防护措施。在儿童群体中,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等行为可能导致眼部长期暴露相关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关注和引导。
4.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可影响角膜的正常代谢,导致角膜上皮干燥、增生、角化,从而引发角膜炎。例如,一些饮食不均衡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如果挑食、偏食,容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进而增加角膜炎的发病几率。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对于儿童和特殊营养需求人群,要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角膜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