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典型症状包括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病变部位疼痛、肿胀压痛及功能障碍,全身有发热、毒血症表现;特殊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症状进展迅速,婴幼儿表现不典型,老年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状不典型且易并发严重疾病;症状会动态演变,早期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全身毒血症症状突出,中期骨膜下脓肿形成,晚期慢性骨髓炎风险增加;伴随症状有关节腔积液、神经损伤,需与蜂窝织炎、骨肿瘤等鉴别;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与人文关怀,儿童青少年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关注心理,老年及合并症患者要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并评估营养状态,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要选安全抗生素并多学科协作。该病症状复杂易误诊,需综合判断,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是预防慢性骨髓炎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关键。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典型症状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侵入骨髓腔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核心症状包括:

1.1局部症状

疼痛:病变部位(如长骨骨干或干骺端)出现剧烈疼痛,早期为隐痛,随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锐痛,夜间加重。儿童常因疼痛拒绝触碰或活动患肢,婴幼儿则表现为持续哭闹。

肿胀与压痛:病变区域皮肤发红、肿胀,局部温度升高,压痛明显,可能伴随浅静脉怒张。

功能障碍:患肢活动受限,如膝关节或髋关节受累时,患者常被迫保持屈曲位以减轻疼痛。

1.2全身症状

发热:体温骤升至39℃~41℃,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伴寒战、多汗。

毒血症表现: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或感染性休克。

二、特殊人群症状表现差异

2.1儿童患者

儿童骨髓腔血供丰富,感染易扩散,症状进展迅速。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烦躁、拒乳、肢体活动减少,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儿童长骨干骺端为常见发病部位,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需警惕误诊为生长痛或创伤性损伤。

2.2老年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程度较低,但易并发败血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可能掩盖典型症状,需密切监测血糖及感染指标。

三、症状的动态演变与并发症

3.1早期(1~2周)

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全身毒血症症状突出。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向骨膜下或关节腔扩散。

3.2中期(2~4周)

骨膜下脓肿形成,皮肤张力增高,可触及波动感。若脓肿破溃,可形成窦道,长期不愈。

3.3晚期(>4周)

慢性骨髓炎风险增加,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疼痛、窦道流脓、骨缺损或病理性骨折。

四、伴随症状与鉴别诊断依据

4.1伴随症状

关节腔积液:感染蔓延至关节时,可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需与化脓性关节炎鉴别。

神经损伤:炎症压迫神经时,可出现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

4.2鉴别诊断要点

蜂窝织炎:局部红肿范围更广,但无骨性压痛,X线片无骨质破坏。

骨肿瘤:疼痛呈持续性且夜间加重,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或肿瘤影。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与人文关怀

5.1儿童及青少年

避免过度依赖症状描述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MRI)早期确诊。

治疗期间需关注心理状态,减少因肢体固定导致的焦虑或抑郁。

5.2老年及合并症患者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如抗生素与抗凝药、降糖药的联用风险。

定期评估营养状态,预防低蛋白血症导致的伤口愈合延迟。

5.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优先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安全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需多学科协作,评估手术干预的必要性及风险。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复杂且易误诊,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是预防慢性骨髓炎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关键。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一般是指细菌通过血行感染扩散至患者的骨骼部位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原则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早期诊断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发病急骤且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骨骼疼痛等全身症状,故需及时进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检测、血培养、局部脓肿分层穿刺、X线检查、CT检查等项目诊断疾病。 2.早期治疗 患者发病后需选用抗生素抑制病菌繁殖,同时需通过输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哪些部位?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常见部位主要集中在管状骨的两端和干骺端,如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尺桡骨近端、上肢肱骨远端等。除管状骨之外,脊柱、髂骨等部位也可能会发病,人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通常是由于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主要通过血源性播散。发生疾病后会
什么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以骨质吸收和破坏为主的疾病,一般是受到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的。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可发生在全身各处,但是以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比较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是恶寒、高热、呕吐、头痛等,起病比较急,还可能会伴随烦躁不安、昏迷、谵妄等症状。 疾病一经
骨髓炎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髓炎的病因包括创伤后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血液传播以及放射性因素、其他因素;常见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局部治疗、综合治疗与预防。 一.原因 1.创伤后感染 创伤是骨髓炎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当骨骼因开放性骨折、扭伤、摔伤等外伤而暴露于外界时,若处理不当或消毒不彻底,致病菌容易从创口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如何治疗好?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日常生活管理等。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在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敏感类抗生素抗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手术治疗 局部已经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可以通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晚期的特点是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晚期的特点是肢体增粗、皮肤菲薄、肢体变形等情况,具体如下: 1、肢体增粗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患者由于病情进展,感染部位的骨骼组织长期血液供应丰富,会出现局部肢体增粗的现象。 2、皮肤菲薄 患者由于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皮温升高、肿胀的情况,长期刺激会造成皮肤菲薄的现象。 3、肢体变形 急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什么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感染致病菌引起的炎性疾病,好发于儿童、青少年。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通过血行途径播散到骨髓引起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发生于胫骨近端、股骨远端以及肱骨、髂骨等部位。患病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并且伴有高热、恶寒、头痛、呕吐等症状。如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怎么办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要注意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奶制品、豆制品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抵抗感染。 2、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减轻局部感染,促进身体恢复。 3、手术治疗 患者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症状:1、全身症状,起病急,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多有弛张性高热,可达39~40℃,有时并发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可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2、局部症状,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惧怕移动患肢,患儿常将肢体置于保护性姿势,以减轻疼痛,患部皮温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感染,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等。控制感染主要是在疾病早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使用,尽量在发病5天内治疗效果比较好,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减轻患者症状主要是对症处理,比如高热时积极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现象,给予高蛋白饮食提高充足的营养支持。预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
聂雷生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主要是由于致病菌经由血液循环到达骨的干骺端,在骨的干骺端容易产生化脓性的炎症,导致骨破坏脓肿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骨质干骺端的结构特点决定。干骺端是骨发育生长中心,出现细菌感染时,容易导致骨质血循环不良引流不畅,从而比较容易产生骨髓炎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聂雷生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指致病菌经由血液循环到达骨质干骺端,在局部造成急性化脓性炎症,产生骨质破坏、溶解、脓肿形成,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比如高热、局部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该病好发于儿童,主要是儿童骨质存在骨骺。骨骺当受到细菌侵袭时,由于引流不畅,常常会导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发作。诊断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骨髓炎
聂雷生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骨髓炎是由于骨质遭到细菌的感染,从而产生感染性的炎症。一般是以化脓性炎症为主,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随着感染的加重,骨质破坏产生死骨,皮肤溃破溃流脓,经久不愈。直到病灶里的死骨完全排出,炎症控制住才能够愈合。可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具体的要上医院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