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两边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肌肉骨骼相关原因(久坐或久站致肌肉持续紧张、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或肌腱损伤、髋关节周围运动损伤等)、腰椎相关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致疼痛放射至屁股两边、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引起疼痛伴间歇性跛行等)、髋关节相关原因(髋关节滑膜炎与感染、创伤等有关、髋关节骨关节炎因年龄增加等致磨损引发疼痛等)以及其他原因(坐骨神经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梨状肌综合征致痛、感染性疾病如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或盆腔内感染性疾病牵涉致痛等)。
一、肌肉骨骼相关原因
1.久坐或久站
长时间保持坐姿或站姿,会使屁股两边的肌肉(如臀大肌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办公族,由于久坐,臀部肌肉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可引起疼痛。一般来说,久坐后起身活动,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长期如此会加重肌肉劳损风险。对于这类人群,建议定时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臀部肌肉拉伸等动作来改善血液循环。
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且姿势不当的人群,也易因臀部肌肉过度使用出现疼痛。如长期进行高强度跑步训练的运动员,臀大肌等肌肉反复收缩和舒张,容易引发肌肉疲劳性疼痛。
2.运动损伤
突然剧烈运动,如打篮球时急停急转、跳远时的过度伸展等,可能导致臀部肌肉拉伤或肌腱损伤。以篮球运动员为例,在快速变向过程中,臀部肌肉可能因突然的发力或扭曲而受伤,出现屁股两边疼痛,局部可能伴有肿胀、淤血等表现。运动前充分热身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
髋关节周围的运动损伤也可能表现为屁股两边疼痛,比如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多发生于爱好运动的人群,由于髋关节发育异常或运动中髋关节过度活动,导致髋关节周围结构受损,引起臀部疼痛,且可能伴有髋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二、腰椎相关原因
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原因可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如坐骨神经等,疼痛可放射至屁股两边。多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弯腰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长期伏案且姿势不良的办公室人员等。患者除了屁股两边疼痛外,还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如腰椎CT、MRI)可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情况。
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退变加重,老年人也较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屁股两边疼痛等相关症状。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负重,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
2.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会使椎管空间变小,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屁股两边疼痛,常伴有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加重,需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相对常见,尤其是有腰椎退变基础的人群。
三、髋关节相关原因
1.髋关节滑膜炎
儿童相对多见,多与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后可能引发髋关节滑膜炎,导致屁股两边疼痛,患儿可能会出现跛行等表现。儿童发生髋关节滑膜炎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影响髋关节功能。
成年人也可能因创伤、过度运动等原因患上髋关节滑膜炎,出现屁股两边疼痛,活动髋关节时疼痛可能加剧。
2.髋关节骨关节炎
随着年龄增加、髋关节磨损等原因,髋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会出现屁股两边疼痛,且活动髋关节时疼痛明显,可能伴有髋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尤其在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后症状加重。老年人是髋关节骨关节炎的高发人群,要注意保护髋关节,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四、其他原因
1.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时会引起坐骨神经痛,疼痛可放射至屁股两边。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外,梨状肌综合征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引起屁股两边疼痛,且梨状肌部位可能有压痛。不同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治疗和预后有所不同,需要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2.感染性疾病
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痈等,也可能引起屁股两边疼痛,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这种情况在皮肤卫生状况差的人群中较易发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加重。
盆腔内的感染性疾病,如盆腔炎等,也可能牵涉引起屁股两边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等其他症状,女性患者相对更需关注盆腔相关疾病情况。